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道路

2021年09月28日 16:57:29
來源: 《紅旗文稿》2021/18 作者: 陳 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這個重要論斷,啟發(fā)人們從道路的角度來理解黨的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論課題。

  道路決定命運

  道路決定命運。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面貌,是向上騰升還是停滯不前抑或向下滑落,都有軌跡可尋,由道路決定。美好的未來,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道路才能夠爭取得到,把握得到。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奮斗和命運,始終與道路的探索和選擇、思考和實踐、自覺和自信、堅持和發(fā)展息息相關。

  近代以后,為了找到能夠救國興國的道路,中國人做了許多嘗試和努力。但最終都沒有成功走出一條能夠救國興國的道路,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唯獨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路走來,團結帶領人民“改天換地”,進而“翻天覆地”,使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中國社會曾經產生過具有近代政黨性質的政治組織和新興社團,達到300多個。這些組織當中,有不少是想干事、想找路的,并且認為自己找到了正確道路。但一百年后,回過頭來看,除了中國國民黨跑到了臺灣,其他的都到哪里去了呢?基本上煙消云散。原因何在?因為他們選擇的那些道路都走不通,不管用。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風雨兼程,把走自己的路,作為自己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進而把握時代大勢,立足基本國情,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探索開創(chuàng)并堅持發(fā)展能夠救中國、富中國、強中國的正確道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黨開辟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chuàng)造。”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其核心內涵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也曾有過“路徑依賴”,以為重演俄國革命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的道路就能成功。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中國共產黨才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走這條路,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的,是由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即人民大眾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決定的。

  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在這條路上團結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在創(chuàng)建新中國時,中國共產黨把此后一段時間的國內社會主要矛盾,概括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就意味著,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過渡,是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完成土地改革這一民主革命任務后,必然的前進方向。

  1953年,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地提出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核心內涵是“一化三改”,即搞工業(yè)化,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是一條不同于蘇聯(lián)的進入社會主義的道路。其獨創(chuàng)性在于:在農村,組織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在城市,通過公私合營進而和平贖買,建立國營經濟。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什么這樣講?因為自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中國歷史無論怎樣變化,都沒有改變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為主的傳統(tǒng)。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而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實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確立的改造中國的一個奮斗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任務后,黨的八大明確宣稱,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向了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以蘇為鑒”,決心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一步鞏固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開創(chuàng),提供了理論準備,奠定了物質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找這條路、走這條路的歷史依據(jù)是,此前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沒有探索成功;現(xiàn)實依據(jù)是,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依據(jù)是,1981年黨的第二個“歷史決議”提出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個理論依據(jù),對黨的八大概括的社會主要矛盾,作了進一步提煉,把“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改為“落后的社會生產”。由此明確,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主要的歷史任務。4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條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通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找到了、堅持了、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障和快速發(fā)展的物質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才得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100年來黨和人民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所謂根本成就,不僅指它的內容和意義非同一般,也指它是從近代以來、建黨以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反復探索和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出來的。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成功,就沒有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創(chuàng)造;沒有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成功,就沒有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沒有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

  鄧小平同志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時,就把這個意思說得很清楚:“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p>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披荊斬棘、一路前行,所探索奮斗的歷史主題,比較集中地反映在走自己的路上面。走自己的路,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走自己的路,塑造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面貌;走自己的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面貌。

  中國道路的形成和表述過程

  自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概念后,從黨的十三大到黨的十九大,7次全國黨代會報告的標題分別為:“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加快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更大的勝利”;“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標題都著意突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關鍵詞,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并且有一個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在這一歷史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其開創(chuàng)性的標志,即人們常說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其現(xiàn)實的實踐積累,即人們常說的不斷深入推進的“改革開放”;有其階段性的前進過程,即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成功開創(chuàng)”、兩個世紀之交的“成功推進”、新世紀初期的“成功堅持和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這些都是黨的文獻中的正式表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發(fā)展過程的簡潔概括。

  在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這條道路的過程中,如何定位和表述它,也有一個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月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上升,國際上關于‘北京共識’、‘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等議論和研究也多了起來?!^的‘中國模式’是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奮斗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边@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明確用“中國道路”來簡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原話是:“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以后,除了重要場合和重要文獻,仍然使用全稱外,平常情況下,人們習慣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簡稱為“中國道路”。

  這個簡稱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一條代表中國共產黨基本形象,昭示中國共產黨探索奮斗的前進之路;也是一條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把中華民族連結成一個“命運共同體”的道路。走這條道路,不僅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理想,是中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shù)”,最大共識。

  使用“中國道路”這個簡稱,在對內對外的宣傳上,旗幟鮮明、簡潔明了地傳達出,道路問題不僅關乎中國共產黨的命脈,更“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薄H绻涣私馑?,就很難認識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國的真實面貌。使用“中國道路”這個簡稱,還表明它與中國的歷史文化有關,但不是簡單延續(xù)這個“母版”;它來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關社會主義的設想,但不是簡單套用這個“模板”;它汲取了20世紀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但不是其道路的“再版”;它適應世界現(xiàn)代化的潮流趨勢,但不是西方現(xiàn)代化模式的“翻版”。它符合國情,屬于中國。

  中國道路的內涵和表現(xiàn)形態(tài)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是什么?黨的十八大前的文獻表述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后,增加一句話:“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如何回答這一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住一個根本,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把握住這個根本之后,還要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去系統(tǒng)回答。而且答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呈現(xiàn)和清晰起來的。

  事實上,改革開放后的每一次全國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都會對中國道路作出新的論述,對它的含義,都有標志性的拓展。如今,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道路的認識和概括,越來越清晰和明確了。大致說來,它有四種表現(xiàn)形態(tài)。

  實踐形態(tài)。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路徑,即具有實踐性的,涉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國防外交方面的大政方針。其中包括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包括“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位一體”建設,等等。有的大政方針,也用“道路”來標識,其中可分為兩層。一層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諸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fā)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xiāng)村振興道路。一層只有“中國特色”,諸如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è)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yè)現(xiàn)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道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fā)道路、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國特色衛(wèi)生與健康發(fā)展道路、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fā)展道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等等。

  這些具體道路都不是隨意提出來的,它們在實踐中都有一個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都有比較明確的內涵。還沒有明確內涵的或者還沒有定型的領域,就沒有提升到道路上面來表述。這也意味著,中國道路的實踐是在探索中不斷發(fā)展的。

  理論形態(tài)。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經驗的集中總結,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歷史經驗的深刻凝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制度形態(tài)。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概括了中國道路在制度形態(tài)上的顯著優(yōu)勢,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fā)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比如,中國道路的政治制度形態(tài),追求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它主要有四塊“基石”,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還有法律體系和依法治國制度、國家行政體制和對政府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體系;最根本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制度,包括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制度。

  文化形態(tài)。包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在中國道路的四種形態(tài)當中,實踐是做法,主要回答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和途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最有效的,才能較快地接近目標。理論是說法,中國道路是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結果。制度是保證,就是把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和科學理論,以制度形態(tài)固定下來,為治國理政提供依據(jù)和動能。文化是基礎,就是說要為中國道路奠定持久而有親和力的精神土壤,彰顯價值觀上的自信和軟實力。

  可見,中國道路的四種形態(tài)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互為表里,互為一體。實踐有制度依據(jù),有理論指導,有精神支撐;理論來源于實踐并且是實踐的行動指南;制度是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實國情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長期演進的結果,并且蘊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根本上來說,沒有成功的實踐,理論的科學性會打折扣,制度的優(yōu)越性難以發(fā)揮出來,文化土壤也會缺少營養(yǎng)。

  新時代中國道路的前進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道路發(fā)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使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道路,有三個基本依據(jù)。一是基本國情依據(jù),即黨的文獻中表述的總依據(jù),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這個歷史判斷。二是社會主要矛盾依據(jù),指根據(jù)基本國情延伸出來的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三是現(xiàn)實發(fā)展依據(jù),即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它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發(fā)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tài)、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fā)、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tài)、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fā)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fā)展變化的過程?!边@一重要論述,打開了人們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新時代中國道路的認識視野。

  明確中國道路的基本依據(jù),有助于理解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道路,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道路,從而牢固把握中國道路的前進方向。所謂前進方向,就是我們在這條道路上主要做什么,朝著什么樣的目標去做。

  中國道路是實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恐@條道路,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xiàn)了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接下來是朝著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具體的戰(zhàn)略步驟是分兩步走,在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在本世紀中葉,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

  這就是新時代中國道路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立足新發(fā)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其中,中國道路的基本方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來的,一共有14條必須堅持的內容。它總結了中國道路的新鮮經驗,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國內社會關系和國際政治關系各個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道路在治國理政方面的鮮明特點,也是對新時代中國道路前進規(guī)律、途徑和方向的具體揭示。

  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道路的歷史任務,就是要實現(xiàn)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斷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回望歷史,100年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替疊伸的接續(xù)奮斗過程。為站起來而奮斗的征程中,有富裕方面的追求和實踐,有能夠促進民族復興的積極因素和社會力量的成長積累;為富起來而奮斗的征程中,有進一步站起來和逐步強起來或者在某些領域已經強起來的表現(xiàn);為強起來而奮斗的征程中,不僅有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從而更雄偉地站起來的含義,而且也是鞏固、拓展和升華富起來的過程。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沿路而來,也將沿路而去。但正如一位俄國思想家所說的那樣,“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怎么辦?在未來的行程中,唯有牢固樹立道路自信!

  (作者: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劉玉成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有勇